一、概述
1.1、适用范围:
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5~50m/d的土、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明沟排水易引起流砂、坍方等情况的土方开挖降水。适合降低水位深度为3~12米(单层降低水位3~6米,多层为6~12米)。
1.2、工艺特点:
轻型井点即在基坑的四周或一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除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下。
二、工艺流程
井点布置→井点管埋设→连接和试抽→井点运转→监测
三、节点大样
四、控制要点
4.1、井点布置
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确定。
一般情况,当基槽宽度<6米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米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槽宽度>6米,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槽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
真空泵由于考虑水头损失,一般降低地下水深度只有5.5~6米,当一级轻型井点不能满足降水深度要求时,可采用明沟排水与井点相结合的方法,将总管安装在原有地下水位线以下,或采用二级轻型井点排水,即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排干的土,然后在坑内布置埋设第二级井点,以增加降水深度。
4.2、井点管埋设
井点管的埋设有水冲法、套管法、射水法或套管水冲法等。一般用水冲法进行,并分为冲孔与埋管填料两个过程。
水冲法时先用起重设备将直径50~70mm的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的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孔时冲管应垂直插入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以加速土体松动,边冲边沉。
冲孔直径一般为200~300mm,以保证井管周围有一定厚度的砂滤层。冲孔深度宜比滤管底深0.5~1.0米,以防冲管拔出时,部分土颗粒沉淀于孔底。
在沉入井管时,冲孔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一环。冲孔时冲水压力不宜过大或过小,当冲孔达到设计深度时,须尽快减低水压。
井孔冲成后,应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迅速填灌砂滤层,以防孔壁塌土。一般宜选用干净粗砂,填灌均匀,并填至滤管顶上1~1.5米。井点填好砂滤料后,须用黏土封好井点管与孔壁上部空隙。
4.3、连接和试抽
用连接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和水泵连接,形成完整系统。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以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
抽水时,应先开真空泵抽取管路中的空气在真空吸力作用下被吸入集水箱,空气经真空泵排出,当集水箱存了相当多的水停抽。时抽时止,滤网易堵塞,也易抽出土颗粒。正常的排水是细水长流、出水澄清。
4.4、井点运转
井点运行后要求连续工作,宜准备双电源以保证连续抽水。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是否良好的尺度,应通过真空表经常观测,一般真空度应不低于55.3~66.7Kpa。
4.5、监测
(1)井点监测:在重要的工程中,或者降水工地周围有较为重要的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时,还需布置进行井点监测。
(2)流量观测测:一般用流量表,若发现流量过大而水位降低缓慢甚至降不下去时,可考虑改用流量较大的离心水泵。
(3)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位观测井的位置和间距可按设计需要布置,可用井点管作为观测井。在开始抽水时,每隔4~8h测一次,以观测整个系统的降水技能。天或降水达到预定标高前,每日观测1~2次;水位降到预期标高后,可数日或一周测一次。
(4)孔隙水压力观测:平常每天测一次,有异常情况时,如发现边坡裂缝、基坑周围发生较大沉陷等,须加密观测,每天不少于2次。
(5)沉降观测:对于抽水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应进行建筑物的沉降和地下管线处地层沉降的观测。观测次数通常每天一次,在异常情况下须加密观测,每天不少于2次。
五、验收标准
5.1、验收标准:
(1)主控项目
全部降水运行时,抽排水的含砂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粗砂含量应小于1/5万;中砂含量应小于1/2万;细砂含量应小于1/1万。
(2)一般控制项目
5.3验收依据: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GJ/T11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六、注意事项
6.1 施工注意事项:
(1)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一条直线。
(2)井点埋设应无严重漏气、淤塞、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
6.2 安全环保措施:
(1)降水时,对于周围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建立好标高观测系统,并准备好防止沉降的措施。
(2)抽水过程中,注意施工用电。抽水泵必须实行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保护,特别在雨季,注意用电巡察。
(3)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渗入电缆芯内,影响正常运转。
(4)遵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持证操作。
6.3 成品保护措施:
(1)井点滤网应注意保护,在堆放、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不使受压,踩踏,防止滤网遭损坏,在下井点管以前,必须严格检查滤网,发现破损或包扎不严密应及时修补。
(2)基坑附近地面禁止堆土堆料超载,并尽量避免机械振动过剧。
(3)加强运行检测,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抽水的连续进行。
(4)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抽水。
本站名称及网址:乐建土木 本站网址:topmgo.com 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 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 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赞助)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不参与商业行为,纯属个人兴趣爱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