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知识点!隧道基本概念及分类

01 隧道定义

隧道是一种为交通、水利等目的而修建的建筑物,使这些设施能从地层内部或水底通过。它通常由洞身和洞门等部分组成。根据用途的不同,隧道可以细分为交通隧道、市政隧道、水工隧道和矿山隧道等。隧道工程在缩短线路长度、减少能耗、节约土地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造价高、建设周期长以及施工环境条件差等劣势。

图片

02 隧道类型

隧道的分类方式多样,常见的分类方式如下:

  • 交通隧道:专为车辆和行人交通设计,包括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公路隧道与铁路隧道的区别在于建筑限界和附属设施的要求不同。
  • 市政隧道:用于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如地铁隧道、水电气等公用设施隧道。
  • 水工隧道: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如输水隧道、泄洪隧道等。
  • 矿山隧道:用于矿产资源开采,包括矿井、通风井等。
  • 按地质条件分类:越岭隧道和沿河傍山隧道等。越岭隧道穿越分水岭,可以缩短线路、克服高程障碍;沿河傍山隧道则在地势陡峭的峡谷地段修建。
  • 按施工方法分类:沉埋隧道、明洞等。沉埋隧道采用沉管法修筑,明洞则采用明挖法施工。

03  隧道长度分类

根据使用需求和工程特点,隧道长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铁路隧道
    • 特长隧道:全长10000米以上。
    • 长隧道:全长3000米至10000米(含10000米)。
    • 中隧道:全长500米至3000米(含3000米)。
    • 短隧道:全长500米及以下。
  • 公路隧道
    • 特长隧道:全长3000米以上。
    • 长隧道:全长1000米至3000米(含3000米)。
    • 中隧道:全长500米至1000米(含1000米)。
    • 短隧道:全长500米及以下。

这些分类有助于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更精确的管理和规划。

图片

04 隧道埋置深度

隧道埋置深度是指隧道开挖断面的顶部至自然地面的垂直距离,对隧道设计和施工有重要影响。根据埋深,隧道可以分为:

  • 浅埋隧道:覆盖层较薄,难以形成具有自稳能力的拱结构。

    图片

  • 深埋隧道:覆盖层较厚,能形成自稳能力较强的拱结构。

05 洞身与洞门

隧道结构主要由洞身和洞门组成:

  • 洞身:隧道的主体部分,设计需考虑承载地层压力、防水、排水及通风等功能。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洞身可以采用不同的断面形状,如圆形、矩形或马蹄形等。
  • 洞门:隧道的进出口结构,用于引导交通顺畅进出隧道、保护洞口边坡稳定及防止地表水流入隧道内部。常见的洞门类型包括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和环框式洞门等。

    图片

06 衬砌功能与类型

衬砌是支撑地层、保护洞身及提供安全运营环境的重要部分。根据功能和结构特点,衬砌可以分为:
  • 整体式模筑混凝土衬砌:最常见的衬砌类型,通过模板和拱架浇灌混凝土而成,具有较大的厚度和刚度。
  • 装配式衬砌:多用于盾构法施工的城市隧道,可立即承受围岩压力,但接缝多,整体性差。
  • 锚喷式衬砌:喷射混凝土和锚杆结合使用,形成柔性衬砌结构,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场合。
  • 复合式衬砌:分为两层或多层,在不同时间先后施作,既能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又能提供足够的安全度。
  • 连拱衬砌:两个隧道之间的岩体用混凝土代替,边墙连接成一个整体,适用于地形复杂的情况。

07 隧道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的选择是隧道工程设计的首要步骤,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地质条件:选择岩石完整性好、节理不发育的地段,减少支护工程量。
  • 地形地貌:选择地形平缓、地貌稳定的区域,隧道轴线尽可能与地形等高线正交。
  • 环境影响:避开生态敏感区和居民密集区,减少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干扰。
  • 施工难易度:避免沿河傍山等复杂地形,减少施工难度和病害。
  • 运营条件:选择越岭隧道等能缩短线路、克服高程障碍的位置,提高运输效率。

08 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隧道类型、长度、地质条件、环境要求及经济预算等。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

  • 钻爆法:适用于硬岩地层,通过钻孔、装药、爆破开挖隧道。
  • 盾构法:适用于软土地层和城市地下隧道施工,通过盾构机开挖土体并安装预制管片。
  • 沉管法:主要用于水下隧道建设,预制的隧道管段在干船坞中制造后沉放到预定位置。
  • 明挖法:适用于浅埋隧道或城市地下工程,直接在地表开挖土石后回填。
  • 新奥法(NATM):强调尽可能少地扰动围岩,通过早期支护和及时封闭控制围岩变形,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

09 隧道监控量测系统

隧道监控量测系统是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该系统通过对隧道支护结构、围岩和地表的变形和稳定状态进行持续性观察和量测工作,为隧道的安全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图片

  • 系统组成:隧道监控量测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如位移计、应变计、压力盒等)、数据采集设备、通信网络和监控中心。这些组成部分共同工作,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
  • 量测项目:监控量测的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和地表沉降等,而选测项目则根据设计要求、隧道断面形状和大小、埋深、围岩条件等选择性布置。
  •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监控量测数据需要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评估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分析结果可用于验证支护结构的效果,指导施工顺序,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以及监控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预警系统:隧道监控量测系统应具备预警功能,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系统能及时发出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0 隧道防排水原则

隧道防排水是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减少水对隧道工程的危害,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和运营的顺畅。

图片

  • 基本原则: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在设计和施工中要综合考虑各种防排水措施,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环境要求制定合适的防排水方案。
  • 防水措施:包括使用不透水或弱透水材料隔绝地下水,以及采用注浆等方法封堵地下水流入通道。混凝土衬砌作为基本的防水层,塑料防水板等作为辅助防水层。
  • 排水措施:人为设置排水系统,如盲沟(管)、泄水孔和排水沟(管),将地下水排出隧道。这些设施的布置和设计需根据水量大小、线路坡度和路面构造要求等因素确定。
  • 环境考虑:在设计和实施防排水措施时,还需考虑到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力求在确保隧道安全的同时,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 维护管理:隧道投入运营后,定期的防排水设施检查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清理排水系统,检查防水层的完整性,以及对渗漏点进行及时的处理,确保隧道的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营。
阅读全文
文章版权声明

本站名称及网址:乐建土木
本站网址:topmgo.com
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
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
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赞助)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不参与商业行为,纯属个人兴趣爱好。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